从 GEC 到 GEA:环保币换马甲诈骗 200 万人,三大特征教你一眼识破
“30 万养老钱全没了,老婆要跟我离婚,我该咋办?” 上周山东派出所里,老王攥着一张伪造的 “GEA 环保币上市计划书” 崩溃痛哭。而这样的场景,四川绵阳警方反诈中心每月要上演十几次 —— 这个披着环保外衣的传销骗局,已让全国 200 多万人血本无归。
一、换汤不换药的骗局进化史
GEA 环保币并非新鲜事物,而是 2017 年就横行的 GEC 环保币换了个马甲。骗子们虚构 “世界环保创业基金会” 作为背书,该组织早在 2019 年就被浙江省民政厅列入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四川绵阳警方 2019 年查处的 GEC 大案中,涉案人员超 200 万,层级高达 30 余级。主犯卷款跑路后,2024 年阜阳警方又查获 “GCE2.0” 项目,发起人王某、杨某正是当年被通缉的传销头目。2025 年最新冒出的 GEA 环保币,不过是同一伙人玩的 “重启” 把戏,继续收割曾经的受害者。
这些骗子深谙包装之道:官网用诈骗分子常用的.cc 域名,服务器藏在境外,号称 “香港基金会” 却查无实处。安全机构早已预警,这类域名的平台十有八九是骗局。
二、金字塔骗局的运作密码
无论叫 GEC 还是 GEA,其核心套路从未改变。日照市丁女士的母亲曾深陷其中,先后投入十几万元购买 “云矿机”,坚信这是 “做环保还能赚钱” 的公益项目。
静态收益是诱饵:注册就送 “免费矿机”,宣称年化收益 200%,币价 “只涨不跌”。但实际上,所谓 “挖矿” 产出的虚拟币,价格完全由后台操控。央行 2024 年金融风险报告明确指出,凡承诺固定高回报的 “区块链项目” 100% 涉嫌诈骗。
动态收益才是本质:发展 5 个下线可升级 “一星组长”,拉满 50 人成为 “会长” 就能坐享 30 万收益。黑龙江伊春市查处的案件中,8 个微信群近 2000 人形成吸血金字塔,仅 4 名参与者涉案金额就达 2500 万元。绵阳仝某因在传销中承担客服管理职责,售卖虚拟币获利 40 万元,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三、三大特征识破环保传销币
看似复杂的骗局,其实有迹可循。只要出现这三个特征,基本可判定为传销币:
一是假大空的环保概念。GEA 宣称 “助力碳中和”,却拿不出任何实体环保项目。所谓 “挖矿” 只是后台数字游戏,无法在主流交易所流通,更不能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查询真实交易。
二是反规律的收益承诺。连比特币都做不到只涨不跌,GEA 却敢宣称 “即将暴涨 1000 倍”。实际操作中,平台会以 “缴税”“激活费” 等名目阻止提现,崩盘前往往出现单日 1200% 的虚假涨幅,随后 7 天内归零。
三是拉人头的层级奖励。收益主要来自发展下线的佣金,层级越高分佣越狠。绵阳案件中,“国际大使” 可收取整个团队的交易返利,完全靠新会员的投入填补旧窟窿。
四、遇这些信号立即报警止损
公安部经侦局提醒,发现以下情况请立即止损并报警:投资款转入个人账户而非对公账户;盈利需发展三层以上下线;平台无法提供链上交易查询;客服以 “系统升级” 拖延提现。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数据显示,此类骗局受害者中 45 岁以上中老年人占 63%,退休人员和低收入群体最易中招。真正的环保项目不会承诺高额回报,正规区块链项目也绝不需要拉人头发展下线。
老王在派出所终于明白:“他们说这次不一样,可所有被害人都信了这句话。” 当一个项目把赚钱的重点放在 “发展下线” 而非实际经营上,再华丽的包装也掩盖不了传销的本质。转发这篇文章,帮身边人认清 GEA 环保币的真面目,别让血汗钱成为骗子的 “环保基金”。
文章评论
从 GEC 到 GEA:环保币换马甲诈骗 200 万人,三大特征教你一眼识破...
“30 万养老钱全没了,老婆要跟我离婚,我该咋办?” 上周山东派出所里,老王攥着一张伪造的 “GEA 环保币上市计划书” 崩溃痛哭。而这样的场景,四川绵阳警方反诈中心每月要上演十几次 ——...
从 GEC 到 GEA:环保币换马甲诈骗 200 万人,三大特征教你一眼识破...